top of page

我們認為有六大類兒童個人因素,令不同的兒童面對類似的環境,都有很不一樣的反應,這亦解釋了兒童社交情緒能力出現差異的原因。

六大兒童個人因素

脾性(Temperament)

脾性在心理學上是指嬰兒早期就會出現的個別差異,亦被視為後期性格的雛形,有一定的發展穩定性。不同的理論皆認為脾性非常受生物因素影響,亦和遺傳有很大關係,它影響了嬰兒與環境互動時的反應,亦為其之後的發展提供了基礎。

兒童發展階段

(Developmental Stage)

兒童的認知能力、分辨及控制情緒的能力,以及社交能力都需要時間發展,我們不能期待兒童表現出比實際年齡成熟的能力。而因為文化不同及時代的變遷,具體的發展時間可能會有所差異,某些事件可能會早了或晚了發生,但大體上的發展軌跡及階段通常都會類似。

情緒社交能力 (Social & Emotional Competence)

情緒智商(Emotional Intelligence,或Emotional Quotient,簡稱EQ)可以概括地解釋成理解自己及其他人情緒、管理及善用情緒去適應不同環境及達至不同目標的能力。著名學者丹尼爾·高曼提出情商可以分為四個向度,分別是自我發現、自我管理、同理心、關係管理。

神經發展障礙 (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)

神經發展障礙是指一些早於兒童發展階段就會出現的障礙,一般在就讀小學之前已經可以被發現,這些障礙通常是因為神經生物因素而出現,例如腦部的結構不同或受損、神經系統出現異常等等。因應不同的障礙,兒童在不同領域的能力亦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,例如認知能力、專注能力、語言能力、學業效能、社交能力等等。

核心想法(Core Belief)

兒童和成人都有自己一套對自己、對別人、對世界的概念或感覺,可能在我們的意識或潛意識層面,而這些概念或感覺會影響我們如何解讀事情,如何與環境互動。這些內在因素我們稱之為核心想法,意指我們會參考這些概念而作出對事情的判斷,這種參考可以發生在意識層面,亦可以無意識地發生,自動參考了也不自知。

狀態 (State)

兒童的情緒很受當下的狀態所影響,例如如果兒童當日的身體狀況欠佳、疲累,或已積累了很多負面情緒或壓力,都會影響兒童當刻的情緒控制能力。

深水埗青山道76-82號SOHO West
西九龍商務中心LG5 & LG6

(852) 63971707

  • Facebook
  • Instagram
  • Youtube
drmagicBG.png

©2023 by Drmagic. 

bottom of page